街头巷尾,尤其是车站、码头、地铁站和公园门口等人员密集场所,人们常常可以看到“扫码免费领礼品”活动,有些属于正常商业促销,有些则是不法商家以“免费礼品”为诱饵,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,甚至开展欺骗性商业营销。四川消费网最新投诉咨询信息显示,这种骗人的把戏再次升级,商家借用“扫码免费领礼品”,欺骗消费者办理 “消费贷”。
案例
张先生:2020年12月2中午12点左右,我在西南商贸城客运站过安检时,一位自称是某通讯公司代理人拉着我说他们在搞活动,有免费的充电宝小礼品领取,只要芝麻信用分超过五百就可以。到活动现场,那个人看我花呗额度、芝麻信用分还有余额,就让我拿出身份证。一顿操作后,那人就说给我选号码,说是带5g芯片的卡,4g手机也可以用,网速很快,免费办。那人不是给我拍照就是让我签字和输入验证码,然后让我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。说是和支付宝合作项目,要扫码才能免费领礼品。结果扫出来是花呗的支付页面,一支付完金额就变成冻结了。他说别担心,冻结款会每月返还23元,分24期返还完。这个时候我才反应过来自己上当被骗了。本想好好的办张卡,结果钱被冻着,每个月还得按期交月租,按期还花呗。
四川消费网提醒消费者:
天下没有免费的“午餐”,“扫码免费领礼品”活动,很多都是不法商家的欺骗性营销手段,消费者千万不要被“免费礼品”所迷惑,因不值钱的小礼品而掉入消费陷阱。如果实在有兴趣参与,一定要仔细询问扫码的目的,扫的什么码,而且不能让对方直接操作自己的手机,对于提交身份证、照相、刷脸等操作,要格外警惕,以免掉入“消费贷”陷阱。现场注意拍照取证,妥善保留证据,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(核 果)